窦元调前辈以张元礼撰游盘山诗属和

积石何齿齿,百折趋层巅。径转樵踪断,峰危人语悬。

沧波天外勺,泃水窦中泉。渺渺凭高意,苍茫谢客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攀登盘山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1. 登山之险与奇: - 开头"积石何齿齿"形容山路陡峭,乱石像牙齿一样密集锋利,暗示攀登艰难。 - "百折趋层巅"写山路曲折盘旋,需要不断转弯才能接近山顶,突出山势复杂。 - "径转樵踪断"说走到深处连砍柴人的足迹都消失了,强调人迹罕至的幽静。 - "峰危人语悬"用夸张手法表现山峰高耸,仿佛说话声都悬在半空不敢落下。

2. 俯瞰之景: - "沧波天外勺"把远处河流比作天上倒扣的一勺水,展现登高望远的开阔视野。 - "泃水窦中泉"说山间泉水像从地洞中涌出,形成大小水流的对比,富有画面感。

3. 诗人情怀: - 最后两句"渺渺凭高意,苍茫谢客前"是情感升华:站在高处,诗人感到心境辽远开阔,眼前的苍茫山景让他想要辞别尘世烦扰("谢客"指谢灵运,这里借指隐逸情怀)。

整体魅力: 全诗通过"牙齿般的乱石-悬空的人声-天边的河流-地洞的泉水"这一系列新奇比喻,把险峻山景写得既真实又奇幻。最后将物理高度转化为精神高度,传递出"登高使人心旷"的永恒主题,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超越日常琐事的豁达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