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瓦墩为周仲鸣作

孰移龙尾晋陵来,风卷波涛翠作堆。
高树恍疑为象管,薄云遥认作松煤。
春泉不洗千年垢,秋藓常封数尺台。
形胜眼前人未识,久藏榛莽待君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名为"砚瓦墩"的奇石,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

开头用"龙尾"比喻这块石头,说它像是从远方被神秘力量搬来的宝物。接着用"风卷波涛"形容石头表面起伏的纹路,翠绿的颜色像层层叠叠的浪花。诗人发挥想象力,把石头旁的高树比作毛笔(象管),把天上的薄云比作磨墨用的松烟墨(松煤)。

中间部分写这块石头历经沧桑:春天的雨水洗不去它千年的痕迹,秋天的苔藓为它披上外衣。最后说这块奇石一直默默无闻地藏在杂草丛中,等待有缘人(周仲鸣)来发现它的美。

全诗通过奇妙的比喻,把静止的石头写得活灵活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暗含"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深意。语言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亲眼见到了这块神奇的石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