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的是上元节(元宵节)的夜晚,人们点燃灯火、挥毫作诗的情景,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举烛光才起,挥毫势竞分”写的是夜晚点上蜡烛,灯光刚刚亮起,人们便开始挥毫作诗,互相竞争。这里的“挥毫势竞分”不仅指作诗的技巧,也暗示了人们在节日中的热闹与争胜之心。
接着“点时惊坠石,挑处接崩云”形容的是蜡烛点燃时的瞬间,火光跳动,仿佛石头坠落般惊心动魄,而挑动灯芯时,火光又像崩裂的云彩般壮丽。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将蜡烛的燃烧描绘得极具动态感,带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然后“辞异秦丞相,铭非窦冠军”提到的是两位历史人物:秦丞相李斯和窦冠军窦宪。李斯以文辞著称,窦宪以武功闻名。这里作者用这两个人物来比喻自己,暗示自己既不擅长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显赫的功绩,显得谦逊而自省。
最后“唯愁残焰落,逢玉亦俱焚”表达的是作者对蜡烛即将燃尽的担忧。蜡烛的火焰象征着生命与时光,而“逢玉亦俱焚”则暗示了世间万物终将消逝的无奈,即使是珍贵的玉石也无法逃脱毁灭的命运。这句诗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的哲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上元节的灯火与作诗场景,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人们的争胜之心,同时也通过对蜡烛燃尽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