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官员在祭祀皇家宗庙时写的颂诗,主要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继承传统的决心。全诗围绕"礼"和"孝"展开,用庄重典雅的风格展现了皇家祭祀的盛大场面。
开头说按照传统礼制进行祭祀,通过仪式表达对祖先治国方略的追思。中间部分描写祭祀的隆重程度堪比祭天仪式,用霜露作比喻,说后人就像被霜露滋润的草木一样感恩祖先恩德。
诗人特别强调继承祖先美德的重要性,说记载功德的册书都承载着后人的敬意。最后升华主题,想象祖先的治国智慧深远流长,会继续保佑国家繁荣。整首诗通过祭祀场景,传递出"不忘根本"的核心思想——后人要铭记祖先功绩,将好的治国传统发扬光大。
虽然写的是皇家祭祀,但诗中"孝爱万邦"等表述,把对家族祖先的孝道扩展到了治国爱民的层面,使私人情感有了公共意义。这种将家庭伦理与国家治理相结合的观念,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余靖
(1000—1064)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