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温伯二首 其一
不独高文耀世奇,曾将宏议振天维。
谁人才术能争首,自古功名贵及时。
暂别鹓鸿蓬海上,少留旌旆蜀江陲(原作垂,据宜秋馆本、清钞本改)。
西州(宜秋馆本作川)笔砚虽衰落,会有中和乐职诗(宜秋馆本、清钞本、小集作辞)。
谁人才术能争首,自古功名贵及时。
暂别鹓鸿蓬海上,少留旌旆蜀江陲(原作垂,据宜秋馆本、清钞本改)。
西州(宜秋馆本作川)笔砚虽衰落,会有中和乐职诗(宜秋馆本、清钞本、小集作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邓温伯的,主要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和鼓励,同时也流露出一些人生感慨。
前两句夸朋友才华出众,不仅文章写得好,还有远见卓识能提出治国良策。"振天维"用撑起天空的柱子比喻朋友的重要贡献。
中间四句转入现实话题。先说人生在世,功名要趁早建立,暗示朋友正值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接着写朋友暂时离开京城("鹓鸿"指朝中官员)到地方任职,在蜀地(四川)短暂停留。这里用"旌旆"(旗帜)代指朋友的官职身份。
最后两句是安慰和期许:虽然我们西州(可能指作者所在地)的文坛不如从前兴盛,但相信你一定能写出像汉代《中和》《乐职》那样的好诗(这两个是歌颂太平盛世的诗篇名)。言外之意是鼓励朋友即便在地方任职,也能有所作为。
全诗用朋友间的亲切口吻,既有对才华的赞赏,也有对仕途的关心,最后落脚在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上。通过"文章-功-名-任职-作诗"的脉络,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理想人生的期待。
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