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题符幼鲁风雪归舟图

征衫换色,客枕催寒,川涂自古酸辛。楚尾吴头,风雪独自归人。

低迷冻鸥片影,恐吟魂、搅乱江云。远望外,有败芦断竹,何处孤村。

莫怪苍山白首,看凄清到此,愁也如君。湿重帆迟,赢得画里閒身。

滩空梦回犬吠,正鸿妻、相候柴门。待岁晚,酌椒花、全未是贫。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风雪归舟的画卷,充满了漂泊者的孤寂与对家的温暖期盼。

上片写旅途艰辛。开篇用"征衫换色"暗示时间流逝,游子衣衫已旧;"客枕催寒"写旅店寒冷难眠。后几句用"冻鸥""败芦断竹"等意象,勾勒出风雪中模糊的江景,突出漂泊的孤独感。特别是"恐吟魂、搅乱江云"这句,把游子比作惊飞的水鸟,生怕自己的愁绪会打破江面的平静。

下片转向对家的想象。先写连苍山都白了头,说明风雪之大,连山都显得凄凉。但随后笔锋一转,写妻子正在柴门等候,虽然家境清贫("酌椒花"指喝粗茶淡酒),但能团聚就是幸福。最后"全未是贫"四字尤其动人,说明只要家人团聚,物质贫困也不算什么。

全词妙在对比:风雪肆虐与家中暖意,路途孤寂与团聚温馨,外在贫寒与内心富足。词人用细腻的观察(如冻鸥、断竹)和巧妙的比喻(苍山白头),把游子归家的复杂心情写得既真实又富有诗意。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历经艰辛后对平凡团圆的珍视,这种情感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