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山居十咏 其十 凤仙坡
吹笙望碧海,徙倚卷石间。
桂女红玉颊,云中双綵鸾。
排风下层霄,翊卫停霞幡。
南极一古老,庞眉如雪皤。
击节谐宫徵,流声响空山。
王乔谢律度,正容来听观。
钧天欲备荐,风雅伤凋残。
知音天上少,莫道世人难。
曲罢登螭驾,无倪以盘桓。
桂女红玉颊,云中双綵鸾。
排风下层霄,翊卫停霞幡。
南极一古老,庞眉如雪皤。
击节谐宫徵,流声响空山。
王乔谢律度,正容来听观。
钧天欲备荐,风雅伤凋残。
知音天上少,莫道世人难。
曲罢登螭驾,无倪以盘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山中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音乐意象,表达了知音难觅的感慨。
开头四句像电影镜头:诗人吹着笙遥望碧海,在石头间流连。桂花树下的女子脸颊红润如美玉,云中飞下一对彩色鸾鸟——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远离尘世、色彩明丽的仙境。
中间部分出现一位南极仙翁模样的老人,他雪白的长眉随音乐节奏摆动,空灵的音乐在山间回荡。连仙人王子乔都放下规矩,正襟危坐来聆听,暗示这音乐超凡脱俗。
最后六句道出核心:虽然想演奏天上的雅乐,但人间真正的"风雅"已经衰败。诗人感叹天上都难寻知音,更别说人间了。曲终时仙人驾龙车离去,留下诗人独自徘徊——这个结尾既浪漫又带着淡淡的惆怅。
全诗妙在把"知音难觅"这个常见主题,用神仙故事包装得既奇幻又真实。那些鸾鸟、仙翁、龙车等意象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用来反衬:连神仙都欣赏的音乐,在人间却无人能懂。这种夸张手法让怀才不遇的失落感显得更加深刻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