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颂华侍读鹅湖先生崇祀乡贤祠

三吴盛文物,九龙汇群英。谁持风化原,表率垂仪型。

先生策高足,乘运佐休明。清辞摅幽藻,谠论抒忠诚。

上方频宠锡,文章被恩荣。惟忠实移孝,精纯贯天经。

慈闱悲早逝,滴泪痛失声。敬事受天禄,只以供对庭。

冬笋迸寒日,河鱼跃层冰。终身永孺慕,夔夔复蒸蒸。

和乐翕诸弟,葡萄救凡氓。在地为河岳,在天为列星。

清露不永日,芳兰无久馨。赫赫留遗光,直与囊哲争。

音容虽已邈,笾豆从兹登。没世祭于社,顽懦庶以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名叫华鹅湖的学者被供奉在家乡祠堂的盛事。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人物形象(前16句)
- 开篇用"三吴""九龙"这些江南地名,营造出人杰地灵的氛围,引出主角华先生。
- 说他学问好("清辞摅幽藻")、敢说真话("谠论抒忠诚"),受到皇帝赏识("上方频宠锡")。
- 特别强调他的孝心:母亲早逝让他痛哭("滴泪痛失声"),冬天挖笋、破冰捕鱼孝敬父亲("冬笋迸寒日,河鱼跃层冰"),这些细节让形象更鲜活。

2. 社会贡献(中间6句)
- 用葡萄藤比喻("葡萄救凡氓")说他像藤蔓庇护百姓,帮助兄弟和睦,救济贫民。
- "河岳""列星"的比喻,说他的品德像山河般厚重,如星辰般闪耀。

3. 纪念意义(最后6句)
- 用露水兰花易逝("清露不永日")反衬精神永存,说明立祠堂的意义。
- 最后点题:虽然人已逝,但供奉在祠堂("笾豆从兹登")能激励后人,连顽劣的人都会受感化。

核心魅力
- 用"冬笋捕鱼"等生活化场景,把传统孝道写得真实可感
- 比喻新颖,如把社会影响力比作"葡萄藤的庇护"
- 通过地方祠堂纪念活动,展现中国文化中"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追求

全诗把对一个人的纪念,升华成了对精神传承的思考,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