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

桃杏二三月,此花泥滓中。
人心正畏暑,水面独摇风。
净刹如金涌,嘉宾照幕红。
谁歌采菱曲,舟在晓霞东(宋吕祖谦《宋文鉴》卷二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荷花在盛夏时节的独特风姿,通过对比和画面感传递出荷花的清雅与生命力。

前两句用桃杏花作对比:桃杏在二三月争艳,而荷花却扎根在淤泥中生长。这里既点出荷花开放的时间(盛夏),又突出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不追求早春的热闹,默默在不起眼处绽放。

三四句写人与花的反差:酷暑让人烦躁,荷花却在水面自在摇曳。这里用"畏暑"和"摇风"的对比,既表现荷花的清凉感,又暗含一种超脱世俗的悠然态度。

五六句转向视觉冲击:阳光下荷叶如金色波浪涌动,荷花像红妆宾客映照帷幕。用"金涌"形容荷叶铺满水面的壮阔,"幕红"则把荷花比作华美宴席的装饰,赋予静态画面动态的华丽感。

最后两句突然引入声音和远景:不知谁唱着采菱曲,一叶小舟隐现在朝霞东边。采菱曲常带江南水乡的闲适情调,而"晓霞东"的舟影为画面增添朦胧诗意,让人联想到采莲人的身影,余韵悠长。

全诗精髓:表面写荷花的美,实则借花喻人——不随波逐流,在艰苦环境中保持从容,最终绽放出超越世俗的绚丽。诗中从视觉(金叶红花)、触觉(暑风对比)、听觉(采菱曲)多角度营造出夏日荷塘的鲜活意境,让读者感受到平凡中的惊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