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卷四虫 灯蛾

是儿欲踞吾火上,自是从来被眼迷。只道近前贪炙热,不知流祸及然脐。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以“灯蛾”为主题,通过描绘灯蛾扑火的场景,表达了对盲目追求者的警示和担忧。

首句“是儿欲踞吾火上”直截了当地点出灯蛾的行为:它想要靠近火光。这里的“火上”象征着那些看似诱人、实则危险的事物。灯蛾被火光吸引,仿佛想要占据这个光芒四射的地方,但这恰恰是它陷入危机的开始。

第二句“自是从来被眼迷”揭示了灯蛾扑火的原因:它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火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耀眼,灯蛾被这种表面上的美丽所吸引,却忽视了背后隐藏的危险。这就像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或诱惑所迷惑,而忽略了长远的后果。

第三句“只道近前贪炙热”进一步描述了灯蛾的心态:它只看到了近在眼前的温暖和光亮,贪婪地想要靠近。这种贪念让它失去了判断力,无视了可能带来的灾难。这里的“炙热”不仅指火光的温度,也暗示了那些看似美好、实则充满风险的事物。

最后一句“不知流祸及然脐”则是对灯蛾结局的预言:它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灾难,最终可能会被火烧伤甚至丧命。这里的“然脐”指的是灯蛾的腹部,暗示了它可能会被火烧到身体的关键部位,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灯蛾扑火的比喻,警示人们不要被眼前的诱惑所迷惑,要学会冷静思考,避免盲目追求那些看似美好、实则危险的事物。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而陷入无法挽回的困境。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