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金山拜谒苏东坡祠堂时写下的,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联"妙高台上拜坡仙,瑞草琪花忆昔年"写作者登上妙高台祭拜苏东坡,看到祠堂周围的花草,不禁想起苏轼当年的风采。"坡仙"这个称呼既亲切又充满敬意。
颔联"翰苑文章真北斗,朝台风节正中天"赞美苏轼的文采和人品。说他的文章就像北斗星一样指引方向,在朝堂上的气节如同正午的太阳般光明正大。
颈联"青苗独抗批鳞疏,白发何辞瘴海烟"写苏轼的政治品格。他不畏强权反对青苗法,即使被贬到瘴气弥漫的岭南也不改初心。"批鳞"这个比喻很形象,就像逆着龙鳞抚摸一样危险。
尾联"回首思公倍惆怅,洞箫吹彻五云边"写作者的感伤。想起苏轼的遭遇就特别难过,仿佛听到洞箫声穿透云霄,寄托着无限哀思。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既展现了苏轼崇高的文学成就和刚直的政治品格,又表达了后人对他坎坷命运的同情。诗中用"北斗""中天"等意象突出苏轼的崇高地位,用"瘴海烟""洞箫"等意象渲染悲凉氛围,读来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