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 其三

伯禹大圣人,而甘饮食菲。
子渊真贤者,簟瓢乐亹亹。
我辈何人哉,越分犯不韪。
薄言采三秀,独立歌山鬼。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圣贤的简朴生活,反衬出普通人的欲望和越界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自我行为的反思和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前四句用两个例子:
1. 大禹是圣人,却甘心吃粗茶淡饭("饮食菲"指简单的食物)。
2. 颜回(子渊)是真正的贤人,用破竹筐喝水、用瓢吃饭也很快乐("亹亹"形容勤勉不倦的样子)。

中间两句转折:
"我们算什么人啊"——这是作者的自嘲,批评普通人(包括自己)总是贪心不足,做出超越本分的事("越分犯不韪"就是做了不该做的事)。

最后两句用典故:
1. "采三秀"指采摘灵芝(传说中长生不老药),暗指追求功名利禄。
2. "歌山鬼"借用屈原《九歌》中的山鬼形象,描写孤独站在山中的场景,暗示虽然追求这些虚名,但最终只会感到孤独空虚。

全诗的精髓在于:用圣贤的淡泊对比普通人的贪求,最后指出贪求虚名只会带来孤独。作者其实是在自我警醒:与其追逐外在的东西,不如学习古代圣贤安贫乐道的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