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处士山中见赠
厥初游太学,相与极周旋。含采共朝暮,知言同古先。
孟阳题剑阁,子云献甘泉。斯须旷千里,婉娩将十年。
今来艳阳月,好鸟鸣翩翩。同声既求友,不肖亦怀贤。
引领迟芳信,果枉瑶华篇。成颂非其德,高文徒自妍。
声尘邈超越,比兴起孤绝。始信郢中人,乃能歌白雪。
跂予北堂夜,摇笔酬明哲。绿竹动清风,层轩静华月。
想像南山下,恬然谢朝列。犹恐鶗鴂鸣,坐看芳草歇。
邀以青松色,同之白华洁。永愿登龙门,相将持此节。
孟阳题剑阁,子云献甘泉。斯须旷千里,婉娩将十年。
今来艳阳月,好鸟鸣翩翩。同声既求友,不肖亦怀贤。
引领迟芳信,果枉瑶华篇。成颂非其德,高文徒自妍。
声尘邈超越,比兴起孤绝。始信郢中人,乃能歌白雪。
跂予北堂夜,摇笔酬明哲。绿竹动清风,层轩静华月。
想像南山下,恬然谢朝列。犹恐鶗鴂鸣,坐看芳草歇。
邀以青松色,同之白华洁。永愿登龙门,相将持此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储光羲写给友人李处士的赠答诗,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和对高尚品格的赞美。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到"婉娩将十年")回忆往事。诗人用"一起在太学读书""朝夕相处""志趣相投"等生活化的语言,描写了十年前与李处士同窗共读的深厚友谊。就像现代人回忆大学时光一样,充满了青春的美好。
第二部分("今来艳阳月"到"乃能歌白雪")写重逢的喜悦。用"阳光明媚的春天""鸟儿欢唱"这样生动的画面,烘托出老友重逢的欣喜。诗人谦虚地说自己文笔不如对方,就像现代人夸朋友"你写的文章真有水平"一样自然真诚。
第三部分("跂予北堂夜"到最后)表达志向。诗人夜晚在书房回信,用"清风中的绿竹""月光下的高楼"营造出宁静雅致的意境。最后以"青松""白花"比喻高洁品格,表示要像鲤鱼跃龙门那样共同追求进步,保持高尚节操。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有三点:一是对青春友谊的真实记录,就像老照片般珍贵;二是对朋友才华的真诚赞美,毫无虚伪客套;三是用松竹等自然景物比喻品格,形象生动。这些情感和表现手法,在今天看来依然亲切自然,展现了超越时空的友情之美。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