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归示苏生 其一
春雨湿蓬径,得得跫音响。
皎然秀骨清,照座何森爽。
气欲无一世,小心亲几杖。
引我窔奥烛,如作白日仰。
高观洞古今,疑滞凭开朗。
月弦九见彀,崇情欢夕赏。
归心逼霜朔,行泛离舟桨。
不见六一翁,惓惓徐无党。
皎然秀骨清,照座何森爽。
气欲无一世,小心亲几杖。
引我窔奥烛,如作白日仰。
高观洞古今,疑滞凭开朗。
月弦九见彀,崇情欢夕赏。
归心逼霜朔,行泛离舟桨。
不见六一翁,惓惓徐无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苏生相聚又即将分别的场景,充满了对知音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前四句用春雨打湿小路的画面,引出友人脚步声的到来。"皎然秀骨清"形容苏生气质清朗,像一束光照亮了整个房间,展现他超凡脱俗的风采。
中间六句写两人促膝长谈的情景。苏生虽然才华横溢("气欲无一世"),却谦逊有礼("小心亲几杖")。他的见解让诗人豁然开朗,就像黑暗中被点燃的烛火,又如阳光驱散迷雾。他们畅谈古今,在思想碰撞中解决了许多困惑。
后六句转入离别主题。用"月弦九见彀"(月亮圆缺九次)暗示相聚时光的珍贵。虽然秋霜将至("逼霜朔")必须启程,但临别前的夜谈仍让人欢欣。最后以欧阳修(六一翁)与弟子徐无党的典故,表达对这份知音之情的珍重,就像古人那样真挚深厚。
全诗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典故运用,将一次普通的离别升华为对知音难觅的感叹,展现了宋代文人重情义、尚学问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