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至象山得邑西山谷佳处暇日过游因其亭榭泉木离为十咏 应真亭①

我爱井泉清,来逢井上铭。
佳名知故里,绝巘为开亭。
目外仙舟远,云闲拱木青。
茫然千古意,谁与问沧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象山西山谷游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我爱井泉清,来逢井上铭"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清澈井泉的喜爱,偶然发现井边刻有文字,引发了他的兴趣。这里用简单的"爱"字,直接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纯净之美的向往。

颔联"佳名知故里,绝巘为开亭"写井的名字让诗人想起家乡,而在险峻山崖上修建的亭子更显独特。这里通过"故里"二字,隐约透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颈联"目外仙舟远,云闲拱木青"是景物描写:极目远望,仿佛看到仙人乘坐的船远去;白云悠闲,树木苍翠。这两句用"仙舟"的意象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而"云闲"二字又赋予景物以闲适的韵味。

尾联"茫然千古意,谁与问沧溟"是诗人的感慨:面对浩瀚历史长河感到迷茫,这深远的思绪又能向谁诉说呢?"沧溟"(大海)的意象,暗示着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

全诗以游亭为线索,从具体景物写到抽象思考,语言清新自然。诗人通过井泉、山亭、远舟、闲云等意象,既展现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又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寻。最后两句的迷茫发问,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空间,体现了宋代文人将日常游览升华为哲学思考的特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