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时,诗人在园中看到杏花初开时的复杂心情。
前两句用"疏花寂历"和"病眼摩挲"描绘出稀疏的杏花和诗人老眼昏花的形象,暗示诗人已到暮年。三四句通过"无细雨"和"有狂风"的对比,表达了对杏花命运的担忧——既遗憾没有细雨滋润花朵,又害怕狂风会把花朵吹落。
五六句点明时节(清明节)和人生境况(已成白发老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慨联系起来。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老天的请求:既然春天已经来了,不如让春色更浓烈些,给垂暮之人一些慰藉。
全诗以杏花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抒发了老年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和对生命活力的渴望。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完美融合,让读者感受到暮春时节一位老人既伤感又期盼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