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题濂溪先生书堂 其一

有生同宇宙,所欠好江山。因自舂陵至,留居庐阜间。

斯文传坠绪,太极妙循环。希圣诚何事,怀哉伊与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范对理学大师周敦颐(号濂溪先生)的敬仰之作,用朴素的语言探讨了人生追求与精神境界。

前四句像在唠家常:人虽然和宇宙一样永恒存在,但总遗憾没能走遍天下好山好水。周敦颐从湖南舂陵来到江西庐山,就在这山水间定居下来。这里用"欠好江山"的遗憾,反衬出周敦颐选择静心治学的可贵。

中间四句转入思想层面:周敦颐传承了濒临断绝的儒家正统("斯文"指儒家道统),他的《太极图说》揭示了万物循环的奥秘。就像玩俄罗斯套娃,他从最根本的"太极"出发,层层推演出天地万物的规律。

最后两句用自问自答升华主题:怎样才能成为圣贤?答案就在周敦颐身上——他追慕的圣人境界("希圣"),其实就体现在日常中怀念孔子弟子伊尹、颜回这样的贤者。这里点破真理:成为圣贤不在于惊天动地,而在于脚踏实地传承文明火种。

全诗妙在把深奥的理学思想,化作"欠江山""玩套娃"这样生活化的比喻,最后落回"向榜样学习"这个朴素道理。就像现代人常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七百年前的诗人早已悟透这个真理。

柴中行

柴中行,字与之,人称“南溪先生”,馀干(今江西万年县南溪乡营里村)人。文公之子,后周世宗第十三代裔孙。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第进士,授抚州军事推官、江州教授,累迁西京转运使、湖南提刑、崇政殿说书、知赣州。于公元1225年遁迹与缑之北里(宁海北郊)。著有《易系集传》、《书集传》、《诗讲义》、《论语蒙童说》等书,宋史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