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

乍出扶桑海,如轮隐半规。未晞槃上露,已侧槛中葵。

赫奕晨霞映,空濛晓雾披。君看可怜处,偏在照梁时。

现代解析

这首《旭日》用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朝阳初升时的壮美景象,展现了太阳从海平面跃出到逐渐升高的动态过程,同时暗含了光阴易逝的哲理。

前四句像一组快镜头:太阳刚从东海(扶桑)跃出时像个半圆形的红轮子,还没等晒干树叶上的露珠,阳光就已经斜照到栏杆边的向日葵了。这里用"槃上露"(树叶上的露珠)和"槛中葵"(栏杆边的向日葵)两个细节,巧妙展现了阳光移动之快。

五六句转向光影特效:灿烂的朝霞与晨光相互辉映,朦胧的晨雾像轻纱般被阳光缓缓揭开。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突然提醒我们:最动人的时刻,其实是阳光刚刚照到屋梁的那一瞬间。这个"照梁时"的细节选择很精妙,既点明新的一天正式开始,又暗含"最美时光总是短暂"的感叹。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日出纪录片,既有"半轮红日"的大特写,又有"露珠未干向日葵已转头"的延时摄影,最后落在"阳光爬上房梁"这个生活化镜头,让辉煌的自然景象与人间烟火气完美衔接。诗人通过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悄悄提醒我们珍惜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刻。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