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和议定约,感赋三首 其二

圣主终神武,其如国贼何。
元戎甘割地,上将竟投戈。
漏瓮焦难沃,誃台债愈多。
向来无一策,富贵只求和。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讽刺了清朝政府软弱无能、官员贪图富贵的丑态,表达了作者对割地求和政策的愤怒和痛心。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皇帝虽然号称英明神武,但对那些卖国贼却无可奈何。这里用"圣主"和"国贼"形成强烈对比,暗含讽刺。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官员们的卖国行径:军队统帅甘心割让国土,高级将领竟然放下武器投降。用"漏瓮"比喻国家就像漏水的缸,火烧眉毛了还救不了;"誃台"指高筑的债台,暗示国家负债越来越重。

最后两句总结:这些人从来拿不出救国良策,只顾着自己升官发财,只会一味求和。一个"只"字,尖锐地揭露了官员们自私自利的本质。

全诗语言直白有力,像一记记耳光打在卖国者脸上。通过"甘割地"、"竟投戈"等生动描写,让读者看到当时官员们卑躬屈膝的丑态,感受到作者满腔的愤懑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