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牧山画松

平生爱松多苦节,独立秋风共萧瑟。
真精元气通往来,每与长松化为一。
城东牧山亦有得,能使灵明两相契。
伸纸有时放直笔,阑阑珊珊扫枯蘖。
兴深风雨黯欲低,意走毫芒险成绝。
蟠龙大泽一节申,野鬼穷岩夜阴泄。
遂恐神物不自朽,霹雳当空猛摧裂。
廌翁廌翁万事毕,老骨颓唐直如杌,其与此松并生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松树的热爱,以及松树所象征的坚韧品格。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四句):
作者说自己一生都喜爱松树那种在寒风中依然挺立的顽强品格。他与松树心灵相通,甚至感觉自己与松树融为一体。这里用"苦节"形容松树耐寒的特性,也暗指人应该具备的坚韧品质。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
具体描写牧山(可能是画家或友人)画松的情景。画家运笔时而刚劲有力,时而细腻生动,把松树画得栩栩如生。诗中用"蟠龙"形容松枝的盘曲,用"野鬼"形容松树在夜色中的神秘感,暗示松树具有某种超凡脱俗的力量。最后担心这样神奇的画作会引来雷电将其摧毁,其实是赞美画作太过传神。

第三部分(最后三句):
作者自称"廌翁"(可能是别号),感叹自己年迈体衰,骨头都僵硬得像木桩一样,但希望能与画中的松树同生共死。这里把人的生命与松树的品格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坚韧精神的向往。

全诗的精髓在于:
1. 通过松树赞美不屈不挠的精神
2. 用生动的比喻展现艺术创作的神奇
3. 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巧妙结合
4. 语言形象生动,如"霹雳当空"、"老骨颓唐"等表述很有画面感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既写实又富有想象力,把对松树的观察、艺术的创造和人生的感悟融为一体,让读者在欣赏松树之美的同时,也能思考生命的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