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欲卖痴呆逐众行,岩翁虽老未忘情。
低回枕上青春梦,喧寂城头画角声。
廿载今宵多作客,万方几处不遭兵?
扁舟待办沧浪去,日日江山唤恨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除夕夜的感慨,主题是战乱年代普通人的无奈与乡愁。

开头两句用"卖痴呆"这个反常举动,暗示老百姓在乱世中装傻充愣只为活命,连老人都无法置身事外。这种黑色幽默的写法,让人感受到百姓在战争阴影下的生存智慧。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把个人遭遇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枕上做着青春美梦,却被城头战鼓惊醒;二十年来总在异乡过年,而全国各地都在遭受战火。这种时空交错的写法,让个人乡愁和时代苦难产生共鸣。

最后两句用"沧浪"典故(古代隐士泛舟的象征),表面说想隐居逃避,实际"日日江山唤恨生"道破现实——整个国家都在呼唤着对战争的痛恨。这种欲言又止的结尾,比直接控诉更有力量。

全诗妙在把除夕这个本该团圆的日子,写成战乱年代的缩影。没有直接描写血腥场面,而是通过失眠的老人、惊破的梦境、漂泊的游子这些生活细节,让读者自己体会战争带来的创伤。语言看似平淡,却藏着深深的无力感和家国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