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居赠永夫
吾友永夫古狷者,不义予之弗受也。
十年卧病时掩关,户外纷纷看野马。
当年侧身五坞山,予亦结庐山之下。
己畦先生盛生徒,摈斥伪体亲《风》《雅》。
时予年才十六七,不克升堂听《諴夏》。
韩门磊落多奇才,镠铁银镂尽炉冶。
永夫之诗比昌谷,永夫之穷过东野。
先生曰吁子来前,有粟可分馆可假。
朱门时亦馈梁肉,掉头不应如聋哑。
龙蛇道厄先生殂,侯芭有泪时倾泻。
几年漂泊东西游,到处逢人皆窃骂。
尔我重订云龙交,岁惟作噩月当且。
新知落落无几人,略如陶谢结白社。
䱐溪沈子笔最奇,手掣神光仡𧮳閜。
葑田吴郎多态度,婀娜欲弄河间姹。
永夫出语必惊人,镂胁穿心慎挥洒。
自郐以下皆无讥,儿子纷纷鄙纨裤。
一日对我频绉眉,邻家老妇颜如赭。
惟鹊有巢鸠居之,依旧淹留无片瓦。
入门家徒四壁立,短衣往往不掩踝。
孺子黑廋弟冻皴,新诗盈帙欣可把。
近来又复学古澹,刻玉作钩改作銙。
嘱我试作《移居诗》,万壑冰壶杂土苴。
永夫,永夫!
叙君生平有如此,呜呼吾意其谁写⑴!
十年卧病时掩关,户外纷纷看野马。
当年侧身五坞山,予亦结庐山之下。
己畦先生盛生徒,摈斥伪体亲《风》《雅》。
时予年才十六七,不克升堂听《諴夏》。
韩门磊落多奇才,镠铁银镂尽炉冶。
永夫之诗比昌谷,永夫之穷过东野。
先生曰吁子来前,有粟可分馆可假。
朱门时亦馈梁肉,掉头不应如聋哑。
龙蛇道厄先生殂,侯芭有泪时倾泻。
几年漂泊东西游,到处逢人皆窃骂。
尔我重订云龙交,岁惟作噩月当且。
新知落落无几人,略如陶谢结白社。
䱐溪沈子笔最奇,手掣神光仡𧮳閜。
葑田吴郎多态度,婀娜欲弄河间姹。
永夫出语必惊人,镂胁穿心慎挥洒。
自郐以下皆无讥,儿子纷纷鄙纨裤。
一日对我频绉眉,邻家老妇颜如赭。
惟鹊有巢鸠居之,依旧淹留无片瓦。
入门家徒四壁立,短衣往往不掩踝。
孺子黑廋弟冻皴,新诗盈帙欣可把。
近来又复学古澹,刻玉作钩改作銙。
嘱我试作《移居诗》,万壑冰壶杂土苴。
永夫,永夫!
叙君生平有如此,呜呼吾意其谁写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好友永夫的一首深情赠诗,用朴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清高文人坎坷却坚守本心的一生。
全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 开篇先刻画永夫的性格:像古代狷介之士,不义之财分文不取。十年卧病仍闭门谢客,冷眼看世俗纷扰。这里"看野马"是比喻,形容他超脱地看待世间浮华。
2. 中间回忆青春岁月:当年他们同在五坞山求学,师从己畦先生学习正统诗文("摈斥伪体亲风雅")。永夫才华出众,诗风像唐代鬼才李贺(昌谷),生活却比苦吟诗人孟郊(东野)更穷困。老师欣赏他,给他提供食宿,但权贵(朱门)送来美食他都不屑一顾。
3. 转折写人生变故:恩师去世后("龙蛇道厄"指时运不济),永夫漂泊四方遭人非议。如今他们重新结交,身边只剩几个像陶渊明、谢灵运那样的清贫文友。通过描写其他几位奇才朋友(沈子笔法神奇、吴郎风度翩翩)来衬托永夫"语出惊人"的才华。
4. 最后聚焦现实困境:永夫穷得"家徒四壁",孩子面黄肌瘦,衣服短得遮不住脚踝。但他依然坚持创作,诗风转向古朴淡雅("刻玉作钩"指精益求精)。结尾作者饱含深情地呼喊朋友名字,说这些生平故事除了自己无人能懂,流露出知音难觅的感慨。
全诗魅力在于: - 用"掉头不应如聋哑"等鲜活比喻,把清高性格写得跃然纸上 - 通过"短衣不掩踝"等细节,让贫困有了画面感 - 将朋友比作李贺、孟郊等名人,既显才华又暗含同情 - 最后直呼其名的抒情方式,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感受到这份真挚友情
这不仅是写给个人的诗,更塑造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典型形象: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生活困顿仍坚守操守,在物质匮乏中追求精神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