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为送别好友胡铨(号端明)奉召入京而作,全诗用热烈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仕途晋升的祝贺,同时赞颂其德高望重的形象。
前四句描绘盛大场面:皇帝连夜下发紫泥诏书(古代重要文书),诏书上的字迹像日月星辰般闪耀;友人穿着红色朝鞋(赤舄)和绣龙礼服(衮绣)荣耀还朝。后两句用典故说:中原朝廷得到贤相(司马指宰相),连周边民族都在打听这位穿特殊官服(非衣)的能臣是谁——这是夸胡铨治国才能闻名中外。
中间四句聚焦人物形象:腰佩金鱼符、玉带的白发老臣(明霜鬓),如同北极星(斗极)和宰相星(台符)守护着紫微帝星,比喻胡铨辅佐皇帝的忠诚。最后两句用历史名人作比:说胡铨像卫武公(90岁仍勤政)一样高龄却精神矍铄,又像郭子仪(唐代功臣)一样功勋卓著,这样"德寿双全"的人物自古罕见。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日月星辰""北极星"等宏大比喻,把升官场景写得气象万千 2. 通过"金鱼玉带""霜鬓"等细节刻画,让一位威严又慈祥的老臣形象跃然纸上 3. 最后用"双美"点睛,既夸才能又赞品德,还暗含对友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这种将个人荣升与国家兴盛相联系,把现实场景与星辰天象相融合的写法,既体现了宋代官员的集体荣誉感,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