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咏雨

归禽响暝,隔断南枝径。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
随波赚杀鱼儿,浮萍乍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

译文及注释

归禽响暝(míng),隔断南枝径。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
暝:指空漾灰暗的天色。

随波赚(zhuàn)杀鱼儿,浮萍乍(zhà)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
赚杀:赚煞。意谓逗煞。言雨滴水面,鱼儿疑为投食,遂被赚接喋。

注释

暝:指空漾灰暗的天色。
赚杀:赚煞。意谓逗煞。言雨滴水面,鱼儿疑为投食,遂被赚接喋。

赏析

这哪里是在咏雨,分明是词人抚世伤心的热泪!过片假写池中鱼儿,骂尽天下随波逐流浮沉之辈。结句既是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更是对世态炎凉的深沉感喟。顾炎武曾有“亡国”与“亡天下”之辨,这首词即为“亡天下”之音。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黄昏时的一场雨,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怅惘。

上片写雨中的景象:归巢的鸟儿在暮色中鸣叫,雨幕遮住了南边的小路。雨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从杨柳枝上滚落,打在荷叶上发出细碎声响,仿佛千万亩荷塘都在轻声啜泣。这里用"珠泪"形容雨滴,把杨柳拟人化,暗示诗人也在暗自伤怀。

下片写雨后的场景:雨水汇入池塘,鱼儿欢快地追逐水波,浮萍瞬间铺满水面。但诗人突然转折——谁能想到乌云背后,夕阳其实还在遥远的天边呢?这里"碧云深处"暗指人生困境,"夕阳天涯"象征遥不可及的希望,形成强烈反差。

全词妙在:
1. 通篇写雨却不见"雨"字,用声音(鸟鸣、荷声)、动态(垂杨滴泪、浮萍涨池)侧面烘托
2. 明写自然现象,暗含人生感慨,最后两句尤其耐人寻味
3. "赚杀鱼儿"的"赚"字用得绝妙,既写鱼儿误把雨点当食物,又暗含"被生活欺骗"的双关

这就像用镜头拍下雨景,近处是颤动的荷叶、欢快的鱼群,镜头拉远却露出阴云后孤独的夕阳,美好中带着说不出的寂寞。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