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肖像

生平只说聱头禅,撞著聱头如铁壁。
脱却罗笼截脚跟,大地撮来墨漆黑。
晚年转复没刀刀,奋金刚杵碎窠窟。
他时要识圆悟面,一为渠侬併拈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自题肖像》用直白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倔强率真、打破束缚的修行者形象,充满禅宗式的智慧与力量感。我们可以分四层来理解:

1. 固执的修行态度 前四句像自画像:主人公一生坚持说"聱头禅"(一种不按常理出牌的禅法),遇到困难像撞上铁壁也不回头。"脱却罗笼截脚跟"用夸张动作描写挣脱束缚的决心,连大地在他眼中都化作一团浓墨——象征抛开世俗认知的彻底觉悟。

2. 晚年更显锋芒 "没刀刀"看似矛盾,实则说晚年反而更犀利。就像挥舞金刚杵(佛教法器)捣毁"窠窟"(比喻思维定式),展现破除执念的勇猛。这里用兵器意象,把精神斗争写得充满动作感。

3. 留给后人的启示 最后两句像是给未来读者的谜题:若有人想了解真正的觉悟者(圆悟),就把这幅画像连同它的主人"一并拈出"——暗示真理不在文字中,而在整体感悟,需要读者自己参透。

全诗妙在把抽象修行写得具象可感:铁壁、浓墨、金刚杵等意象形成硬朗画风,而"截脚跟""碎窠窟"等动作充满爆发力,活画出禅者"破一切相"的凌厉姿态。最后留下的开放式结尾,又回归禅宗"不立文字"的智慧,耐人寻味。

释景元

释景元(一○九四~一一四六),俗姓张,永嘉(今浙江温州)楠溪人。年十八依灵山希拱为僧,又谒圆悟于钟阜。后住台州护国寺,称此庵景元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昭觉勤禅师法嗣。高宗绍兴十六年卒(此据《嘉泰普灯录》卷一五,《南宋元明僧宝传》作绍兴二十七年),年五十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八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