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庵
后时夫何忧,望收身亦到。
沿缘委巷穷,四顾绝邻保。
石泉活眼碧,漾漾舞寒藻。
初从下界看,楼阁在林杪。
涩磴诘屈穿,封径有密筱。
肃然天风来,低拜石坛扫。
丈室涵孤清,抚槛纵遐讨。
了了江上山,落日衔更好。
晷短兴逾高,惜景寸心悄。
咄哉葛长庚,可惜先我老。
遥兴既未能,流眄曷云少。
迢迢江路长,健欲约归鸟。
沿缘委巷穷,四顾绝邻保。
石泉活眼碧,漾漾舞寒藻。
初从下界看,楼阁在林杪。
涩磴诘屈穿,封径有密筱。
肃然天风来,低拜石坛扫。
丈室涵孤清,抚槛纵遐讨。
了了江上山,落日衔更好。
晷短兴逾高,惜景寸心悄。
咄哉葛长庚,可惜先我老。
遥兴既未能,流眄曷云少。
迢迢江路长,健欲约归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探访深山幽庵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和淡淡的时光惆怅。
全诗像一部慢镜头电影:开篇写诗人放下忧虑,沿着蜿蜒小巷走向深山,四周越来越幽静。接着用"活眼碧"形容清澈涌动的山泉,用"舞寒藻"描绘水草摇曳,画面立刻鲜活起来。抬头望见林梢间的楼阁,沿着曲折石阶穿过密竹小径,山风吹过时,诗人恭敬地行礼——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进入庵堂后,诗人凭栏远眺:江上青山与落日相映成趣。虽然冬日白昼短暂,却更激发了他的游兴。"惜景寸心悄"这句特别动人,把那种对美景既珍惜又略带感伤的心情表达得细腻传神。
结尾处诗人突然感叹:可惜修道高人葛长庚(宋代著名道士)已逝,自己不能与他同游。最后望着归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在山水描写中暗含哲理,既有"放下烦恼"的洒脱,又有"时光易逝"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