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花亭杂咏为梁浮山中书(丁卯九月朔日小溪舟中) 其四

一瓣可游仙,花潭到九天。
歌声微远岸,棹影入轻烟。
举袂招那得,凌波去可怜。
坐令同赏伴,怅望五云边(用张仙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如梦似幻的泛舟赏花之旅,充满仙气飘飘的浪漫想象。

开头"一瓣可游仙"就很抓人——诗人觉得哪怕是一片花瓣,都能带人飘然成仙。他乘着小船穿过开满荷花的水潭,仿佛能直上九重天。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把普通赏花写得像登天一样神奇。

中间四句是动态美景:远处岸边飘来若有若无的歌声,船桨划破水面,搅动轻烟般的水雾。诗人想挥手招呼同游的伙伴(可能指传说中的张仙),却发现他们踏着水波越走越远。这些画面像电影镜头,有声音有动作,还有种抓不住美好瞬间的淡淡遗憾。

最后两句回到现实:诗人独自坐在船上,望着天边彩云,想念刚才一起赏花的人。这里用"五云"(传说中仙境的云彩)暗示整场游玩美得不真实,像做了一场仙梦。

全诗妙在把普通划船赏花写出"白日飞升"的奇幻感,用花瓣、水雾、远歌这些轻盈的意象,营造出朦胧飘逸的意境。明明是人间的活动,却处处透着仙气,最后留下"怅望"的余韵,让人回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