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过镇海寺访别庵上人
林樾散清阴,积翠沾凉露。
濛濛光曦峰,下有化人住。
绀宇新峥嵘,鸽王长布濩。
锡飞自夔州,海角传杯渡。
听法驯鱼龙,忘机狎鸥鹭。
昨夜雨霏微,瀑洒寒泉树。
濡足就支公,示我沧洲路。
回径溜雨桥,瘦杖孤云去。
濛濛光曦峰,下有化人住。
绀宇新峥嵘,鸽王长布濩。
锡飞自夔州,海角传杯渡。
听法驯鱼龙,忘机狎鸥鹭。
昨夜雨霏微,瀑洒寒泉树。
濡足就支公,示我沧洲路。
回径溜雨桥,瘦杖孤云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清晨,诗人去拜访山中高僧的清新画面。
开篇用"林樾散清阴"描绘树木间透下的斑驳阳光,雨后露珠沾湿了青翠的树叶,营造出幽静凉爽的山林氛围。"光曦峰"在雨雾中若隐若现,暗示高僧居住的地方如同仙境。
中间部分描写寺庙的壮观景象:新建的佛寺雄伟庄严("绀宇新峥嵘"),僧人像传说中能化身为鸽的佛陀一样传播佛法("鸽王长布濩")。高僧从远方云游而来("锡飞自夔州"),像古代高僧杯渡一样渡海传法,连鱼龙都来听他说法,鸥鹭也与他亲近,展现高僧的超凡魅力。
最后写诗人拜访的情景:昨夜细雨让山泉瀑布更加丰沛,诗人踏着湿漉漉的山路("濡足")来向高僧请教。高僧为他指点人生迷津("示我沧洲路"),诗人离开时走过被雨水冲刷的小桥,拄着竹杖独自归去,留下一个超然物外的背影。
全诗通过雨中山寺的清新景致和高僧的超凡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清净修行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象生动,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雨雾朦胧、泉水淙淙的山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