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招李子栽陈松涛韩竹君常晓楼张贯三宋纯如陈芝楣金若虚王念祖赵宝臣李仞千冯勉斋小饮贯三念祖宝臣仞千不至同座分上下平声三十字赋诗余拈得支灰两韵(二首选一)
即今海内苦兵灾,新咏何心继玉台。
杯酒有缘聊一醉,干戈不死竟重来。
人间天上秋如故,月底花前见几回。
荆楚岁时儿女节,吾曹姑借作诗材。
杯酒有缘聊一醉,干戈不死竟重来。
人间天上秋如故,月底花前见几回。
荆楚岁时儿女节,吾曹姑借作诗材。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战乱年代的一次朋友聚会,借七夕节抒发乱世中的无奈与感慨。
首联"即今海内苦兵灾,新咏何心继玉台"开门见山:现在天下战乱不断,我们哪还有心情像古人那样风雅地写诗呢?"玉台"指南朝文人聚会写诗的场所,这里反衬现实的残酷。
颔联"杯酒有缘聊一醉,干戈不死竟重来"说:难得有缘相聚,且借酒消愁吧。可战乱就像打不死的怪物,总是一次次卷土重来。用"干戈不死"这个拟人化的说法,生动表达了对战乱反复的愤懑。
颈联"人间天上秋如故,月底花前见几回"笔锋一转: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七夕还能相会,可我们这些凡人,在战火纷飞中还能有几次花前月下的聚会呢?用神话反衬人间疾苦。
尾联"荆楚岁时儿女节,吾曹姑借作诗材"点题:七夕本是楚地儿女的浪漫节日,我们这些文人只能勉强拿它当写诗素材了。一个"姑"字(暂且的意思),道尽了乱世文人苦中作乐的辛酸。
全诗妙在把战乱背景与文人雅集、神话传说巧妙交织,既写实又空灵。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天下大乱,仍要珍惜眼前相聚"的复杂心境,既有无奈,又透着文人特有的豁达。语言看似平淡,实则字字含情,尤其是"干戈不死"的比喻和"见几回"的反问,让人读来心头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