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潮水退去后的江边景象,充满宁静又略带荒凉的田园气息。
前两句写潮水刚退的场景:水边的茭白草还沾着泥巴,隔着树林远远传来中午的鸡鸣声。这里用"半带泥"的细节,生动展现了潮水刚退的痕迹,而远处的鸡鸣更衬托出环境的空旷寂静。
中间四句展开一幅广阔的江天画卷:江天辽阔,云中帆影渐行渐远;野外的太阳显得黯淡,只有春鸟在啼叫。陡峭的石壁上倒挂着枯老树木,沙田一直延伸到起伏的矮山脚下。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苍茫、萧疏的意境,既有自然之美,又带着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遇到这样美好的景致要赶紧记录下来,把诗句收入随身携带的诗囊中。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以及及时捕捉灵感的创作态度。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寻常景物,却在平淡中见深意。通过潮退后的泥痕、远去的云帆、老树荒山等意象,既展现了真实的自然画面,又隐约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让读者在阅读时既能看见画面,又能感受到诗人心中的那份宁静与怅惘。
林石涧
林昉,字景初,号石田,粤(今广东)人。曾为释英《句云集》作序。宋亡不仕。与汪元量有交(《湖山类稿》卷一《客感和林石田》、卷四《答林石田见访有诗相劳》)。有《石田别稿》,已佚。今录诗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