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道士

归去灵溪观,匡庐碧嶂深。
涧松多偃盖,岩溜尽鸣琴。
不死徒餐药,长生可练心。
他年如有道,飞锡一相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归隐山林、追求长生的生活,充满了对自然和修道的向往。

前四句写景:周道士回到灵溪观,那里有高耸的庐山和茂密的树林。山涧里的松树像撑开的伞盖,岩壁上的流水声如同弹琴般动听。这些景物描写营造出一个远离尘世、幽静美好的仙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后四句写修道生活:周道士在山中服药修炼,但诗人认为真正的长生不在于吃药,而在于修炼心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如果将来你修道有成,希望能驾着飞锡(一种法器)来与我相见。这里既展现了修道者的超脱,也流露出真挚的友情。

全诗通过优美的山林景色和修道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修道重在修心"的深刻理解。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境界的思考,读来清新脱俗又意味深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