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烛光下赏海棠的浪漫场景,语言生动有趣,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两句写白天太长让人犯困,刚睡醒就在花前点起烛火——这种反常举动暗示了诗人对海棠的痴迷。接着用拟人手法描写海棠:像害羞的少女不敢脱去罗裙,红润的脸颊配着翠绿的枝叶永远鲜艳。这里把海棠比作盛装的美人,突出其娇艳姿态。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展现海棠的独特魅力:杏花像野火燎原,桃花倚着竹子显得单薄,都不如烛光映照下的海棠,一个微笑就让人感到春意盎然。这里用"锦帐照佳人"的比喻,把烛光比作华丽帷帐,海棠比作帐中美人,画面感极强。
结尾两句故意设问:杜甫当年不写海棠诗,莫非嫌它不够香?这种调侃既点出海棠"色艳香淡"的特点,又用大诗人的缺席反衬自己发现海棠之美的得意,幽默中带着几分俏皮。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烛光夜赏vlog:有慵懒的午后小憩,有任性的夜间赏花,有对各类花朵的犀利点评,最后还不忘调侃古人。诗人用生活化的比喻和对话式的语气,把寻常的赏花写得妙趣横生,让人看到宋代文人生活中那份随性而优雅的趣味。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