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无渡河
太行之山高莫比,黄河之水深无底。
山高无路犹可登,水深无船安可行。
公乎公乎奈尔何,被发提壶来渡河。
河水深,不可渡,公无渡河渡河去。
长风吹天落日孤,狂夫烈女何代无。
愿死从公与公俱,箜篌所悲终何如。
山高无路犹可登,水深无船安可行。
公乎公乎奈尔何,被发提壶来渡河。
河水深,不可渡,公无渡河渡河去。
长风吹天落日孤,狂夫烈女何代无。
愿死从公与公俱,箜篌所悲终何如。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悲壮的故事,核心是劝人别做无谓的牺牲。
开头用太行山和黄河的险峻做对比:山再高还能爬,水太深没船却硬要渡河就是送死。主角是个披头散发、提着酒壶的狂士,明明知道河水深不可测,却偏要冒险渡河。这里"公无渡河"的呼喊,就像现代人喊"别跳啊"一样急切。
后半段画面感极强:夕阳下狂风呼啸,这种"狂夫"(固执的汉子)和"烈女"(愿陪死的女子)的故事古今都有。最后女子选择殉情,但抱着箜篌(古代乐器)的悲歌也改变不了结局。诗人用这个经典悲剧提醒世人:有些执念会害人害己,勇气要用对地方。
全诗妙在把说教变成了电影般的场景,黄河的凶险、狂人的固执、女子的痴情都活灵活现。直到今天,我们身边不也常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酿成悲剧的事吗?
周是修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