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竹
户枢不容蠹,展转夕与朝。
死水不赴壑,浅于杯所胶。
人生戒甚逸,起我少自劳。
呼僮续长绠,落落鸣桔槔。
携瓢傍脩竹,灌洒绕百遭。
念此十二君(自注:竹十二竿手种。),离群自江皋。
移栽一年馀,已长数尺梢。
斋前雨霜丛,岁久根已交。
交根缠箨龙,卷叶不复摇。
聊苏夏日畏,未谢春雨膏。
萧萧便生凉,霍若云雾消。
却坐井边石,清泉濯双骹。
官⑴闲但数数,听以老圃嘲。
岂敢运甓比,漫欲滋枯焦。
死水不赴壑,浅于杯所胶。
人生戒甚逸,起我少自劳。
呼僮续长绠,落落鸣桔槔。
携瓢傍脩竹,灌洒绕百遭。
念此十二君(自注:竹十二竿手种。),离群自江皋。
移栽一年馀,已长数尺梢。
斋前雨霜丛,岁久根已交。
交根缠箨龙,卷叶不复摇。
聊苏夏日畏,未谢春雨膏。
萧萧便生凉,霍若云雾消。
却坐井边石,清泉濯双骹。
官⑴闲但数数,听以老圃嘲。
岂敢运甓比,漫欲滋枯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的田园生活场景,通过日常浇竹的小事,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自省。
开头用两个比喻说理:门轴经常转动就不会被虫蛀(比喻人要保持活动),死水不流动就会像胶水一样粘稠(比喻生活不能停滞)。这为后文"人生不能太安逸"的观点埋下伏笔。
接着详细描写浇竹的过程:叫仆人准备长绳水桶,用桔槔(古代打水工具)打水,自己拿着水瓢绕着亲手种的十二竿竹子反复浇灌。这些竹子是从江边移栽来的,虽然才种了一年多,但已经长高不少。竹丛经过雨雪风霜,根系已经相互缠绕,竹笋被老根包裹着,竹叶也不再轻易摇动。
浇竹不仅让竹子恢复生机(缓解夏日炎热),也给自己带来清凉。干完活坐在井边石头上,用清泉洗脚,感受着闲适的官务生活。最后自嘲说:虽然比不上古代名人陶侃运砖励志,但至少能让枯焦的竹子重获生机。
全诗通过浇竹这件小事,表达了三个层次: 1. 生活哲理:人不能太安逸,要适当劳动 2. 自然之美:细致观察植物生长,感受自然乐趣 3. 人生态度:在平凡事务中找到意义,不追求轰轰烈烈
最动人的是那种平淡中的满足感——浇浇水、洗洗脚,就能获得心灵的宁静。这种生活智慧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