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宇昭师琴

遥空雨初霁,深径蝉未鸣。
忽品文王弦,若听宣尼声。
月色半峰出,秋光四簷清。
韵断意转冥,尘心若为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初晴的夜晚,诗人在静谧中听琴的感悟。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感受,展现了音乐带来的超脱体验。

前两句写环境:雨刚停的夜空显得格外高远,幽深小径上的蝉都安静了。这里用"遥空""深径"营造出空灵寂静的氛围,为听琴做了铺垫。

三四句写琴声带来的联想:突然听到的琴曲,让诗人仿佛穿越时空,听到了周文王的雅乐和孔子(宣尼)讲学的教诲。这里用两位圣贤来比喻琴声的高雅深邃,说明音乐触动了诗人的精神世界。

五六句转写眼前景:月光从山腰露出,秋夜的清辉洒满屋檐。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用"半峰""四簷"的视觉画面,与琴声的听觉感受形成通感,让清冷的月光与琴韵相互映衬。

最后两句是听琴的感悟:琴声停了,但余韵让人神游物外,世俗的烦恼在这片刻的宁静中似乎都不重要了。"尘心若为情"用反问语气,表达音乐带来的心灵净化。

全诗妙在将听觉体验转化为空间画面(雨空、月峰)和时间穿越(文王、孔子),最后落回内心的顿悟。诗人通过听琴这件小事,展现了中国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在平凡生活中获得超脱的体验。

释行肇

释行肇,天台(今属浙江)人。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今录诗十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