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房山画山水行

房山西湖之子孙,一腔汛扫与云屯。
有时牙槎撑肺腑,幻出云涛潋滟翻。
鳌头群峰压不住,海上浮来云外露。
长松落落锁翠烟,前村后村尽寒雨。
小桥驾壑无人行,两溪流水经石砰。
乱树深中更绵邈,五城缥缈飞朱甍。
此君北斗司喉舌,妙手场中誇艺绝。
规模董李神更豪,素练云烟欲明灭。
中堂忽生太古色,滉漾交回渺难测。
安得人间有此幽旷可冥搜,吾将诛茅结屋终老长松侧。

现代解析

这首《题高房山画山水行》是一首赞美画家高房山山水画作的题画诗。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把静态的画作写得活灵活现,仿佛画中的山水真的动了起来。

诗的开头说高房山是"西湖之子孙",暗示他的画风继承了西湖山水的灵秀。接着用"一腔汛扫与云屯"形容他作画时豪放的气势,笔墨挥洒间云雾翻腾。诗人甚至想象画家是用"牙槎"(可能指画笔)撑开自己的肺腑,把胸中的云涛倾泻到画纸上。

中间部分具体描绘画中景物:鳌头般的山峰仿佛要压垮画面,却又像从海上浮出云端;苍翠的松树笼罩在烟雨中,整个山村都笼罩在寒雨里;小桥架在山谷间无人行走,溪水流过石滩;茂密的树林深处更显幽远,五座城池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这些描写既展现了画作的细节,又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

最后诗人赞叹高房山的画技高超,说他能模仿董源、李成等名家而又独具神韵,在素白的绢帛上画出云烟明灭的效果。看着这幅画,诗人仿佛置身太古时代的山水之中,产生了要在这幽静旷远之地结庐隐居的愿望。

全诗最精彩的地方在于:诗人不仅描写了画作本身,更通过丰富的想象,把二维的画作扩展成三维的、动态的山水世界,让读者仿佛能走进画中。这种"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表现手法,正是中国传统题画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