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行遇雨

约得东风二月春,稍陪孤棹晓溪行。
酒能宽我三更梦,雨不饶人半日程。
愁对梅残初话别,懒看桃艳欲欣荣。
红尘未踏心先退,不是宵长故独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早春二月冒雨出行的复杂心境,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交织,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超脱之情。

首联"约得东风二月春,稍陪孤棹晓溪行"写早春二月与东风相约,独自乘着小船在清晨的溪流中前行。这里的"孤棹"暗示了诗人的孤独,而"晓溪行"则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早春画面。

颔联"酒能宽我三更梦,雨不饶人半日程"形成巧妙对比:酒能暂时抚慰深夜的愁绪,但清晨的雨却无情地打乱了行程计划。这种矛盾心理很真实——我们常常借酒消愁,却躲不过现实的困扰。

颈联"愁对梅残初话别,懒看桃艳欲欣荣"通过梅花凋零和桃花盛开的对比,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既为梅花凋谢而伤感,又对桃花盛开提不起兴致。这种对春景的矛盾反应,其实反映了内心的惆怅。

尾联"红尘未踏心先退,不是宵长故独醒"是诗眼,道出诗人未入世俗就已心生退意,并非因为失眠而清醒,而是看透世事的通透。这种"未经历就已看破"的心态,既有无奈,也有智慧。

全诗以春雨为背景,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紧密结合,通过酒、梅、桃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诗人从愁绪到超脱的心路历程。最打动人的是那份"提前看透"的清醒,这种对生活的感悟既真实又深刻,让每个在现实中挣扎的人都能产生共鸣。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