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杜少陵文章憎命达之句析而为韵赋此 其二
积雨满污渎,蛭螾聊自藏。盲飙振修薄,篦簬依崇冈。
动植各生遂,伊人独何伤。谪居穷田野,与世殊相忘。
缅怀昔忧患,发短心日长。所愿免饥渴,孰敢谋膏粱。
户庭罕游迹,琅然诵文章。欢来意自得,遐想超黄唐。
从此遂閒逸,投老终徜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贬谪的文人远离尘嚣、安贫乐道的生活状态,展现了逆境中的精神坚守。
前四句用自然景象起兴:连绵阴雨让低洼处积满污水,水蛭蚯蚓都躲藏起来;狂风摇动丛生的草木,竹子独自生长在高岗上。这里用恶劣环境暗示人生困境,而竹子(篦簬)的意象则暗示主人公的高洁品格。
中间八句直抒胸臆:动植物都能自由生长,为何唯独我如此忧伤?虽然谪居在穷乡僻壤,却也因此远离世俗纷扰。回忆往昔的忧患,头发渐少而忧思渐深。现在只求温饱,不敢奢望富贵(膏粱指精美食物)。平日很少出门,最快乐的事就是诵读文章。
最后四句展现超脱境界:读书时感到由衷快乐,思绪能超越远古的黄帝唐尧时代。决心就这样悠闲度日,直到终老。这里的"黄唐"代表理想中的太平盛世,显示主人公在精神世界找到了归宿。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自然界的生机vs人的困顿、物质贫乏vs精神富足),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逆境中通过读书获得精神解脱的过程。最动人的是"欢来意自得"这句,说明真正的快乐来自内心的充实,这种安贫乐道、以书为伴的生活态度,在今天仍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