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珠楼怀古

惆怅佳人不再生,小楼千古藉留名。
佩环空忆春风面,歌舞谁怜月夜情。
效节应教花溅泪,怆怀无复笛传声。
而今策马过金谷,废苑荒凉鸟自鸣。

现代解析

这首诗《绿珠楼怀古》借古楼遗迹抒发对历史人物绿珠的追思,同时暗含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全诗情感层层递进,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

首联"惆怅佳人不再生,小楼千古藉留名"直抒胸臆,点明主题:佳人已逝,唯有小楼因她得名而留存至今。这里的"藉"字用得巧妙,说明楼因人名,暗示历史记忆的传承方式。

颔联"佩环空忆春风面,歌舞谁怜月夜情"通过具体意象展开回忆。"佩环"指女子饰物,"春风面"形容美丽容颜,但前面加个"空忆",立刻透出无奈。后句用反问语气,强调无人再懂当年月下歌舞的情怀,画面感极强。

颈联"效节应教花溅泪,怆怀无复笛传声"用典故深化情感。"效节"指绿珠为守节而坠楼的故事,"花溅泪"将自然景物拟人化,仿佛连花朵都为之落泪。后句"笛传声"暗用绿珠善吹笛的典故,如今笛声断绝,更添悲凉。

尾联"而今策马过金谷,废苑荒凉鸟自鸣"将镜头拉回现实。金谷园是当年繁华之地,如今只剩废苑鸟鸣,形成强烈对比。"策马过"的匆匆与"鸟自鸣"的寂寥相映,留下无限怅惘。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时空交错的苍凉感:写佳人却不见其人,写小楼只见其名,写歌舞只剩回忆,写笛声已然消逝。最后用"废苑""鸟鸣"的实景收尾,让读者自然体会到历史长河中人事皆非的永恒主题。诗中"空忆""谁怜""无复"等词语的反复使用,更强化了这种怅惘情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