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

缥缈薰风何处台,汾阴后土亦荒哉。
维南太华三峰倚,自北黄河九曲来。
鹳雀楼高春几劫,王官谷静瀑如雷。
浦州合为潼关守,犄角方成用险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蒲州(今山西永济一带)的壮丽山河与历史沧桑,充满豪迈又略带感伤的情怀。

前两句用"缥缈薰风""荒哉"营造朦胧苍凉的氛围——当年汉武帝祭祀的汾阴后土祠已荒废,历史辉煌随风消散。三四句则用"太华三峰""黄河九曲"展现地理雄姿:南倚险峻华山,北临蜿蜒黄河,突显蒲州"山河表里"的险要地势。

五六句通过对比写时光变迁:曾经文人登临的鹳雀楼历经战火,而王官谷的瀑布仍如雷轰鸣——自然永恒,人事易逝。最后两句点出蒲州的战略价值:与潼关形成犄角之势,堪称用兵险要之地,赞颂了这片土地孕育的军事智慧。

全诗将地理、历史、军事熔于一炉,既有"黄河九曲"的壮阔画卷,又有"春几劫"的深沉慨叹,刚柔并济,展现出诗人对这片土地既自豪又怅惘的复杂情感。

钱载

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萚石,又号匏尊,晚号万松居士、百幅老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朝官吏、诗人、书画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上书房行走,《四库全书》总纂,山东学政。官至二品,而家道清贫,晚年卖画为生。工诗文精画,善水墨,尤工兰竹,著有《石斋诗文集》。为乾嘉年间“秀水派”的代表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