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来归

驰驱数载倦来归,一任流光暗里催。
缩首愿情忘势利,敛踪甘不受轻肥。
动於沼上观鸥侣,静在松间共鹤栖。
此外嚣嚣无别事,编茅插棘护幽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厌倦官场生活、选择归隐田园的文人形象。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前两句"驰驱数载倦来归,一任流光暗里催"道出了诗人多年奔波后的疲惫,用"暗里催"这个拟人手法,生动表现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中间四句形成鲜明对比:"缩首敛踪"的隐居生活与"轻肥势利"的官场形成反差;"观鸥侣"和"共鹤栖"则用白鹭、仙鹤这些高洁意象,象征远离尘嚣的自由生活。

最后两句"此外嚣嚣无别事,编茅插棘护幽扉"特别有意思,诗人用编织茅草、插荆棘这种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他亲手打造隐居之所的满足感。"嚣嚣"二字既指外界的喧嚣,也暗含对这些喧嚣的不屑一顾。

全诗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生动的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亲手搭建自己理想生活"的踏实感,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返璞归真的魅力。

赵友直

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与祖必蒸、父良坡同登进士第,授桐川簿、迁知县事。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赵友直诗,据清道光本《历朝上虞诗集》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