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在世俗与理想之间的纠结选择。
前两句说这个人虽然在社会上有点名气("偏存名迹"),但他不愿意随波逐流、迎合世俗("顺俗与时未安闲")。这里的"未安闲"不是真的闲不住,而是说他内心不安于做个庸庸碌碌的人。
后两句特别有意思:他表面上装作去拜访大官、谈论政事("来谒大官兼问政"),看起来很世俗对吧?但突然笔锋一转——其实他转头就驾着小船躲进九疑山去了("扁舟却入九疑山")。九疑山是传说中舜帝归隐的地方,这里象征远离尘世。
整首诗的精妙在于这种"反差萌":嘴上说着要混官场,身体却很诚实地跑去隐居。就像现在有些人嘴上说"我要奋斗赚钱",结果转头就去环游世界了。诗人用这种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古代文人"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矛盾心理,既放不下功名,又向往自由。
元结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 。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