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侍御游泰山记咏其间二三处 其二 绝顶玉皇殿

乾居冠峻,岳承级通。明宫星辰,缀琨栋云。雾弥璇墉,摄齐入金。

门拜肃窥,天容俯躬。览八表辨,方识疆封。西北拱王,室舟车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泰山绝顶玉皇殿的壮丽景象和敬畏心情,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析:

开篇"乾居冠峻"四句,是说玉皇殿像一顶帽子高踞泰山之巅,石阶连通山岳。明亮的宫殿仿佛能触摸星辰,玉石梁柱间缠绕着云雾——这里用珠宝(琨)形容建筑的精美,展现天宫般的奇幻感。

中间"摄齐入金"四句,写整理衣冠、恭敬地进入神殿朝拜。诗人低头窥见神像庄严,不由更虔诚地俯身行礼,这个细节生动传递了凡人面对神灵时的谦卑。

最后四句是登高望远的感悟:站在绝顶环视八方,才真正看清大地的疆界。西北方向拱卫着京城(王室),那里是舟车往来的繁华之地——既暗含对国泰民安的赞美,也通过地理空间的对比,突显泰山"一览众山小"的巍峨。

全诗妙在将实景与心境交融:云雾中的宫殿既是建筑,也是天人交界的象征;而"辨疆封"的视野升华,让登山从物理攀登变成了精神超脱的体验。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