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前词意有未尽,更拈此调,得四解 其三

夜月啼鹃泣翠屏。
晓风飞燕蹴红英。
江南春色可怜人。
积恨赴波终化泪,和愁到地总无声。
不辞憔悴惜倾城。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充满哀愁的江南春景,通过细腻的意象传递出深沉的忧伤。

上片用昼夜交替的画面勾勒春色:夜晚,杜鹃在月光下对着翠屏(可能是屏风或绿树)悲啼;清晨,燕子掠过枝头,踢落了花瓣。这些本该美好的春景,却因"可怜人"三字蒙上哀伤——再美的春光也抚慰不了心中的痛。

下片转入更深的愁绪:心中的怨恨像泪水一样流入江河,愁绪沉入大地却无声无息。最动人的是结尾,即使因忧愁而容颜憔悴,依然无怨无悔地爱着心中那个"倾城"之人(可能指爱人或故国)。这种"明知痛苦却甘愿承受"的情感,让整首词的忧伤显得格外动人。

全词就像用月光、落花、泪珠串成的珠链,每个意象都晶莹剔透却带着凉意,最终汇聚成对美好事物执着而悲情的守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