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其四

古来持律让宣公,何事贪它天食供。
身后拟归慈氏院,眼前不见西来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在讲佛教戒律,实则暗含对人性弱点的讽刺。

首句"古来持律让宣公"说自古以来严守戒律的人都推崇"宣公"(可能指某位高僧)。但第二句笔锋一转,质问为何还要贪图"天食供"(天上神仙的美食供奉),揭露了表面清高、内心贪婪的虚伪。

后两句更尖锐:一边计划死后要去慈氏院(象征极乐世界),一边却对眼前的"西来宗"(佛教真谛)视而不见。诗人用这种矛盾揭示了一个普遍现象——人们总是追求虚无缥缈的来世福报,却忽视当下该践行的真理。

全诗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修行者(乃至普通人)常犯的毛病:说一套做一套,重形式轻实质。这种对人性的洞察,放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比如某些人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争名逐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