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发已成丝齿半摇,灯残香尽夜迢迢。
天河不洗胸中恨,却赖檐头雨滴消。

现代解析

这首《听雨》用简单却充满画面感的语言,刻画了一个深夜无眠、心事重重的形象。

开头"发已成丝齿半摇"用两个细节暗示主人公已不再年轻——头发花白,牙齿松动。这种身体上的衰老感,为全诗奠定了沉重的基调。"灯残香尽夜迢迢"进一步营造出孤独漫长的夜晚氛围,灯油将尽、熏香燃完,但长夜似乎没有尽头。

后两句是情绪的爆发点:诗人说天上的银河("天河")都不能冲走他心中的遗憾和痛苦,却要靠着屋檐滴落的雨水来慢慢消解。这里用"天河"与"檐头雨滴"的对比非常巧妙——浩瀚的银河都无能为力,反而要靠微不足道的雨滴,这种反差既写出了愁绪的深重,又透露出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小细节对抗大情绪"的微妙感。就像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雨声、一杯茶)暂时安抚内心的巨大痛苦。诗人把这种人人都有过的体验,用屋檐雨滴这个具体意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让读者既能感受到他的痛苦,又能理解他寻找慰藉的心情。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