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异乡的夜晚,触景生情思念亲人的画面。
前四句是风景描写:溪边种满橘树,村落炊烟袅袅,急流滩头的水声像下雨一样哗哗作响,坐在低矮的阁楼里感觉像坐在摇晃的小船上。这些描写很有画面感,橘树、炊烟、水声、小阁楼,组合成一幅江南水乡的黄昏景象。
后四句转入抒情:远行的游子(诗人自己)想起和亲人说过的话,想到家里年幼的侄子正盼望着叔叔归来。"痴儿望叔怜"这句特别打动人,通过想象孩子的期盼,反衬出自己思乡的深切。最后两句说愁绪涌来时诗还没写完,但灯火渐暗,睡意已浓,说明这种愁思持续了很久,直到夜深。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用"听似雨"、"坐如船"这样贴切的比喻让寻常景物变得生动;二是通过"远客"与"痴儿"的隔空对照,把抽象的思乡之情写得具体可感。读完能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惆怅,就像我们独自在外时,突然想起家人那种又甜又涩的心情。
林泳
林泳,字太渊,自号艮斋,又号弓寮,南宋福建福清人。按《图绘宝鉴》作兴化人。希逸长子。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能诗,工书,善画墨竹。事迹见于《福州府志》、《宋诗纪事》、《书史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