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苏轼(号东坡)被贬到海南儋州后的生活状态,以及后人对他高尚品格的敬仰。
前四句说:大家都知道苏轼是才华横溢的仙人般人物,他被贬到儋州后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在那里他专心研究《易经》来忘记烦恼,建了房子平静地过日子。这里用"悠然""忘忧患"等词,表现了苏轼面对逆境时的豁达态度。
五六句用对比手法:他虽然遭遇和屈原一样的贬谪,但不像屈原那样悲伤;反而保持着高尚情操,写了许多与陶渊明风格相似的诗篇。这里通过和屈原、陶渊明的比较,突出苏轼乐观豁达的性格特点。
最后两句写后人景仰:人们对着苏轼的遗像跪拜时,感觉他仿佛还在世间,当地百姓至今都恭敬地纪念这位贤人。这说明苏轼的人格魅力超越了时代,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展现了苏轼"把苦难活成诗意"的人生态度。即使被贬到偏远地区,他依然读书写作、自得其乐,这种在逆境中保持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正是现代人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谭景先
谭景先,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为郁林州通判(清雍正《广西通志》卷五一)。后知琼州,以苏轼故居为尊贤堂。事见《粤西文载》卷二二《重修郁林子城记》、《永乐大典》卷七二三七引《琼台郡志》。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