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诗 其三

子弟可不慎,慎在选师友。师友必良德,中才可进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年轻人交友和拜师的重要性,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

交朋友选老师就像种庄稼选种子——选对了才能有好收成。作者打了个比方:年轻人就像一块待雕琢的璞玉,而师友就是雕刻师。如果找的是手艺差的师傅(品德不好的师友),可能把玉给雕废了;要是找到好师傅(品德高尚的师友),普通的材料(中才)也能被培养成精品。

诗中特别强调两个关键点:
1. "慎"字当头:年轻人做选择要像过安检一样认真,不能随便结交朋友、拜师学艺
2. 良师益友的标准:重点看品德而不是名气,就像选健身教练要看他的专业资质,而不是看他有多少粉丝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一句"中才可进诱":就算资质普通的人,遇到好老师也能被引导着进步。这就像普通学生遇到好老师,成绩也能突飞猛进,传递了非常积极的教育观。

整首诗就像一位长辈的掏心窝子话:年轻人啊,你现在的每个选择都在塑造未来的自己,所以选对引路人特别重要!

应璩

(191—252)三国魏汝南人,字休琏。应场弟。博学,以文章显,善为书记。魏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齐王曹芳立,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执政,多违法度,璩以诗讽之,多切时要。复为侍中,典著作。今存《百一诗》数篇,有辑本《应休琏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