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莳兰抵京游春,同人二邀芳酌以成欢晤。座假木樨地柳林居,值春宵一刻花气扑帘,因分“桃李春风一杯酒”句,又须文嵌酒意,得李字十八韵

闻君具区来,柳林倒著屣。
君望长安街,卅里交旖旎。
岂负赏春时,正催花鸟使。
迎送有汪伦,深涨新痕水。
复追游侠儿,尤慕云林子。
人海俱茫茫,一见倾知己。
愿足即刻閒,坐俟白云起。
繁枝各不同,旧雨浑相似。
主宾容促膝,相慰隔千里。
声动伯牙弦,味兼饕餮簋。
栏槛蕴藉人,温煦中和美。
柔条漏钩辀,探座间红紫。
奁月照夭桃,襟燕衔仙李。
微粘片片泥,风坼玉兰蕊。
入酿香百和,馀甘袭舌底。
客舍杯更尽,吟鞭复南指。
天涯别离愁,后期重遇喜。
无为写歧路,儿女共沾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好友相聚的欢乐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真挚情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聚会的缘起 诗的开头说朋友从梁溪(无锡)远道而来,大家特意选在柳林居这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地方设宴接风。就像现代人听说老友要来,兴奋地提前订好餐厅一样,字里行间透着期待。

2. 春日的氛围 诗人用"花气扑帘"、"夭桃"、"玉兰蕊"等意象,把春夜聚会环境写得活色生香。特别是"柔条漏钩辀"这句,让人仿佛看见月光透过柳枝在酒席间投下斑驳光影,画面感极强。

3. 知己之情 "人海茫茫,一见倾知己"道出了都市中难得遇知音的感慨。诗中用汪伦送李白、伯牙子期的典故,把现代人"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受写得古雅动人。

4. 宴饮之乐 诗中藏着很多饮酒细节:"杯更尽"写尽兴,"味兼饕餮簋"写菜肴丰盛,"馀甘袭舌底"写美酒回味。最有趣的是"襟燕衔仙李",既符合分韵作诗的规则,又巧妙写出醉酒时衣襟沾果渍的生动场景。

5. 离别之情 结尾的"天涯别离愁"升华了主题,把一次普通聚会写成人生中值得珍藏的片段。最后劝大家不要像小儿女般哭哭啼啼,反而显得情谊更加深厚。

全诗就像用古典笔墨拍摄的vlog,把请客吃饭这样平常事写得风雅有趣。诗人用"桃李春风一杯酒"这句诗作为创作引子,既记录欢聚时刻,又暗含对友谊如桃李般美好的祝愿,可见古人聚会也讲究仪式感。

0